新闻动态

News

婴幼儿辅食标准研讨会圆满召开 专家共话行业规范化发展新路径?

时间:2025-4-27 10:13:00   

4月18日下午,由中国营养学会主办、英氏控股集团承办的“婴幼儿辅食项目进展及标准研讨会”在英氏婴童营养与健康科学产业基地举行。来自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、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华中科技大学等科研机构及企业界的50余位权威专家齐聚一堂,围绕婴幼儿辅食标准修订、营养标签规范、分阶喂养体系构建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,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支撑。


权威解读:国标修订与标准升级并行

图片

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屈鹏峰作解读

会议由营养学博士、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与桂林旅游学院燕宪涛教授分别主持。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屈鹏峰首先对新版《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》(GB 10769-2025)和《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》(GB 10770-2025)进行权威解读。他系统梳理了两项国标的修订背景、原则及核心变化,并对与会人员就生制、熟制产品有效判断、标准晋级等方面的提问做了详细解答。

图片

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黄建作解读

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研究员黄建聚焦《辅食营养补充品》国标修订进展,指出当前辅食营养补充品市场规模年增速快,但存在基质配比模糊、协同作用不足等隐患。黄建强调,标准修订将推动行业向精准化、安全化转型,目前研究团队正加速推进新标准修订、发布工作。


NRV标准与分阶喂养体系

科学赋能行业升级


图片

营养学博士、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花作深度解析

营养学博士、中国营养学会秘书长韩军员深度解析《6-36月龄人群NRV值团体标准》制定进展。她表示,标准制定出台将能更贴合配套《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》国标制修订研究,覆盖婴幼儿配方食品、婴幼儿辅食食品、辅食营养补充品等食品标签设定使用,以及婴幼儿食品研发生产实际操作需求,更加强化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执行性。

图片

华中科技大学陈梁凯教授作报告分享

华中科技大学陈梁凯教授团队发布《辅食喂养现状及产品调研报告》。表示近年来我国婴幼儿预包装食品的消费量大幅升高,不同类食品、同类食品IIF和SIF之间能量和营养成分均存在差异,建议加快修订“婴幼儿辅助食品类国家标准”,完善婴幼儿食品的分类,同时辅助喂养者科学选择产品,为儿童长期健康奠定基础。

图片

浙江工商大学陈勇教授作汇报

浙江工商大学陈勇教授汇报“辅食5阶段团体标准”质构验证成果。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完成粥的颗粒性质评价,尝试解决粥类产品的摩擦行为评价;开展面条类食品的测试评价,主要针对面条的咀嚼性和粒度性质;梳理以米饼/饼干为例的零食的产品品类,评价该类零食如硬度、软化速率等质构性质,持续完善质构参数数据库,推动标准落地应用。


产学研联动:呼吁标准升级与产业协同

图片

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原副主任严卫星作点评

图片

英氏控股集团董事长、总经理马文斌作总结致辞

会议总结环节,与会专家一致肯定标准研究的科学性与紧迫性,建议加快辅食团标立项进程,并推动其上升为国家标准。英氏控股集团董事长、总经理马文斌表示:“行业需以科技驱动标准迭代,通过动态标准体系满足消费升级需求。”他呼吁产学研各方深化合作,共同推进婴幼儿辅食产业迈向高品质、标准化发展的步伐,助力婴幼儿健康保障事业。


婴幼儿健康是全民健康的基石,英氏始终以“科学喂养”为核心理念,持续加大婴幼儿辅食研发与标准创新投入。未来,公司将依托智能制造基地的技术优势,联合中国营养学会等权威机构,推动婴幼儿辅食行业向“精准化、标准化、国际化”方向迈进,持续助力“健康中国2030”战略落实。